1、银保监会发声!支持险资投资科创板,研究提高证券投资比重
2、改革动作频频,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聚焦五重点
3、6月非农数据“凶多吉少”或吹响降息冲锋号,高盛称美股涨势走不远
5、多国家国债负收益,中国债市对外吸引力渐增
7、发行新版人民币会导致通货膨胀?央行回应:不会!
8、市场担忧与憧憬并存,风险和避险资产齐涨
9、“举报+传闻”引发PTA期货突然跌停
10、安信策略陈果:下半年财务择股的三条逻辑与方法
二、今日头条
银保监会发声!支持险资投资科创板,研究提高证券投资比重
支持保险资管投资科创板上市公司股票,鼓励保险公司增持优质上市公司股票,正在研究推进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的资产负债管理的监管评价机制,参与稳定资本市场发展。
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的监管比例上限是30%,目前行业22.64%,跟监管比例上限相比还有7.36个百分点,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下一步,银保监会考虑在审慎的监管原则下,赋予保险公司更多的投资自主权,进一步提高证券投资比重。(证券时报网)
三、国内要闻
改革动作频频,下半年中国资本市场改革聚焦五重点
今年以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进展顺利,新股发行有条不紊,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基础制度更加扎实……激发市场活力与补齐制度短板双管齐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动作频频。
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资本市场改革将聚焦科创板开市、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市场法治建设、不断拓宽退出渠道以及进一步扩大双向开放五大重点。(中国证券报)
四、国际要闻
6月非农数据“凶多吉少”或吹响降息冲锋号,高盛:美股涨势走不远
本周美国股市走高的背后,是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强化。面对经济数据恶化及劳动力市场潜在的波动风险,美联储年内降息超过50基点的概率正在上升。
高盛对美股未来走势持谨慎态度,认为美国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糟糕的盈利前景将成为美股进一步上涨的阻力。(第一财经)
五、资本市场
股市:摇摆的“大消费信仰”?机构操盘手多短线减持伺机抄底
加仓还是减仓,要不要卖掉今年表现最好、但性价比不再那么高的大消费股?新旧季度交接,摆在机构投资人面前,最直观的两个问题正在显露。
针对机构布局思路,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多家机构。根据调研了解,不同机构在这两大问题上做出迥异的选择。(21世纪经济报道)
债市:多国家国债负收益,中国债市对外吸引力渐增
进入7月,各国陆续发布的6月份PMI(采购经理指数)数据表明,全球制造业进入了2012年以来最疲软的状态。不断低迷的经济环境使市场预期利率将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各国国债在疯狂上涨,收益率在持续下滑,特别是欧元区一半以上债券已出现负收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债券对外资的吸引力在增强。(证券时报)
基金:两大商品“分道扬镳”!黄金基金闪光,油气基金暗淡
作为商品市场的两大品种,黄金和原油近期迎来较大级别的行情。黄金急速上涨,原油则大幅波动,相关基金走势也出现明显分化。记者了解发现,不少机构人士依然看涨金价,原油则多空因素交织,机构因此也有一定分歧。(中国证券报)
外汇:发行新版人民币会导致通货膨胀?央行回应:不会!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对于网友关心的发行新版人民币是否会引起通货膨胀,认证为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官方微博的“央行微播”4日下午回应,新版人民币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上海证券报)
黄金:市场担忧与憧憬并存,风险和避险资产齐涨
“盛世买股票,乱世买黄金。”放眼当下,这一规律似乎显得有几分矛盾。
7月4日,国际金价高位企稳,今年以来已上涨11%,全球国债收益率延续屡创新低的趋势,但与此同时,国际股市一片收涨,隔夜标普500指数离3000点咫尺之遥,欧股一片飘红。(21世纪经济报道)
商品:“举报+传闻”引发PTA期货突然跌停
一路高歌猛进的PTA(精对苯二甲酸)期货主力合约,昨日突然跌停。《金证券》记者发现,7月2日晚间开始一封举报信在圈内流传,直指业内大佬逸盛石化利用产能优势,通过囤积现货且利用期货工具操纵市场。再加上PTA的多头大本营永安期货被曝遭监管层“拜访”,圈内人士形容,“这是传言翻滚的一天”。(金证券)
六、名家观点
安信策略陈果:下半年财务择股的三条逻辑与方法
下半年经济下行风险依旧存在,同时企业盈利下滑,外源性融资需求上升。结合当前去杠杆、金融结构性供给侧改革和减税降费的政策组合,我们认为未来A股业绩的核心要素会是资产负债率。因此,以资产负债率为切入口,下半年财务择股我们遴选出“勇者”、“能者”和“智者”三类公司,供广大投资者参考。(安信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