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5G网络快速部署,5G基站核心器件之一的滤波器产能供不应求,产业正进入重构阶段。
许多人都不了解滤波器,华叔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基站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存在噪声(这里的噪声并非是我们耳朵听到的嘈杂声,这里指原本不存在的额外信号,导致信号传输干扰),为了消除噪声对信号的干扰,从而滤波器就应运而生。
滤波器作用就类似AirPods Pro耳机的降噪功能,开启后,降低外部环境噪音,就能听到更纯净的声音。
长期以来,以滤波器为代表的射频前端芯片都处在被日本、美国等巨头“卡脖子”。在5G商用和华为国产化的推动下,加速国产化,让国产滤波器迎来新的机遇。
如今,从3G、4G时代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后文简称:腔体滤波器)到5G时代的陶瓷介质滤波器(后文简称:介质滤波器),为实现小型化、轻量化、低损耗及性价比的要求,介质滤波器逐步成为主流方案。
目前四大基站终端,华为、爱立信倾向于介质滤波器,中兴、诺基亚仍以小型化腔体滤波器为主,后面大概率还是向陶瓷过渡。
不过,介质滤波器工艺尚不完全成熟,仅东山精密、灿勤科技(非上市公司)供应能符合要求,但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介质滤波器进入供不应求的阶段。
5G时期滤波器在国内基站端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445亿,相比于 4G时期的弹性将达2.5倍。
5G宏基站数量将为4G时期的1.3 ~ 1.5 倍,假设5G基站建设节奏与4G时期类似,则5G宏基站建设将在2025年基本完成,届时总基站数量将达500万站。
长期来看介质滤波器是主流方案,当前2.6GHz介质滤波器单价为100元, 3.5GHz介质滤波器为70元。参考4G时期滤波器厂商毛利率下降的趋势,两类滤波器价格按照一定速度下降。
(只要去到华叔聊5G首页回移动、联通、电信即可查询5G信号覆盖)
因为介质滤波器后期降价幅度较大,测算了它的利润弹性——
1、根据草根调研结果,目前滤波器单价 100 元左右,毛利率约 75%。
2、假设单个滤波器的成本中,折旧摊销占 50%,人工占 25%,原材料占 20%,其他占 5%。
3、假设当前主流厂商的良品率在 70% ~ 80%之间,预测 2021 年逐步提升至 90%,单位成本随之下降。
4、从2019年开始引入自动化调试设备,单只滤波器的折旧成本增加。
5、辅助自动化调试设备后,单只滤波器的人工成本将出现下降。
(只要去到华叔聊5G首页回移动、联通、电信即可查询5G信号覆盖)
最后再说说产业链,4G过度5G,滤波器的行业格局也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原材料、产品形态、生产工艺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革新,导致行业重新洗牌。
以下梳理了从上游原材料、到中游滤波器制造,最终到下游通信设备商的整一个产业链。
(只要去到华叔聊5G首页回 5G套餐即可知道移动、联通、电信的预约5G套餐方式。)
2018年通信射频业务规模(2019年排列顺序或有调整)——
大富科技 > 春兴精工 > 武汉凡谷 > 摩比发展 > 世嘉科技(波发特) > 灿勤科技(非上市公司) > 通宇通讯 > 东山精密(艾福电子) > 风华高科(国华新材料) > 北斗星通(佳利电子)
2018年通信射频业务集中度(2019年排列顺序或有调整) ——
武汉凡谷 > 大富科技 > 摩比发展 > 春兴精工 > 世嘉科技 > 通宇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