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还没解决脱单问题,“养老焦虑”就来了。
伴随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养老焦虑”不断呈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结构持续发生转变,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逐年攀升,近5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8%,被称为“银发经济”的老年产业呈现蓬勃发展趋势。
据CRIC预计,2022年养老产业规模将突破9万亿元,2025年实现12万亿元。而反观15岁以下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则呈现缓慢下降态势,“老龄化”与 “少子化”成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变化的突出特征,老人变多,新生儿减少,家庭养老的人手压力逐渐凸显,传统的“养老防老”模式已难以为继。
焦虑与阻碍
自世界银行在1994年首次提出涵盖公共养老金计划、职业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储蓄计划的养老金三大支柱概念起,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及地区均采用“三支柱模式”作为养老基金的运营基本框架,通过政府、雇主、个人的共同力量承担养老压力。
在养老保障发展成熟的国家及地区, 主要养老支柱均为强制性缴纳的养老金计划,且缴纳比例相对较高。反观我国,我国的养老体系有三大支柱,一、二、三支柱分别对应的是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以及个人养老金。第一支柱目前发展相对完善,覆盖范围最广,第二支柱覆盖率有限,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障覆盖率未达100%;另一方面其平均缴纳比例也相对较低,造成第一支柱作为承重支柱支出压力巨大,养老金替代率不足,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设就迫在眉睫。
不同国家养老保障三支柱体系
注:方框颜色越深表示该支柱在整体养老金中支付比重较高
数据来源:艾瑞研究院
如上图以第一支柱承担养老金核心支出压力的国家相比,我国大陆居民在基本养老金缴纳方面仍有一定可选余地,覆盖水平相比仍然有限,其中保费收入占比极高的职业养老金,其覆盖率未达70%。还有一大部分如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没有纳入社会保障, 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现状。其次: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普及推进的时点较晚:虽然我国在构建社保体系之初便提出了三支柱的理念,但政策层面正式推动个人养老金概念全民普及的时间点相对晚。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加速推动个人养老金体系发展提速。
居民对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认知及普及度较低:在基本养老保障体系覆盖不足的背景下,还有大部人对“包括商业养老保障在内的个人养老金体系是基本养老保障替代品”的认知存有偏差。事实上,个人养老金是充当基本养老保障补充作用的角色,它是维持老龄阶段生活质量、降低风险的重要压舱石。
机构养老运营商以重资产经营为主平均成本沉重:从机构运营商运营成本来看,为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客单价必须提高到足以摊付土地房屋等固定成本和日常服务运营等变动成本的水平。在当下资产壁垒高、融资成本重的背景下,如养老公寓等“泛机构养老业态”也需要执行养老机构设置标准,配套设置等方面隐性成本高,整体机构养老业态平均经营成本相对沉重。
破局与洞见
为解决重大民生及养老问题,以“金融+服务”视角,从金融需求端及供给端两条路发力商业养老闭环。一类是从养老需求端发力,通过支付端优先解决居民购买养老服务资金短缺问题,再结合服务商市场持续的用户教育刺激居民商业养老需求;另一类通过金融以不同形式向供给端提供“补贴”,进而通过服务降价减少居民负担,刺激商业养老市场发展,同时在政策不断发力下形成良好格局。
2022年5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政策明确传达了支持鼓励养老金融产品多元化发展创新的态度,并就养老金融产品在产品期限、 流动性安排、资金管理、风险披露、营销宣传、机构间合作等多方面的发展方向作出指导,解决老龄化问题、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已然列入国策。
2022年9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个人养老金所得税优惠政策:按照12000元/年限额标准予以税前扣除,且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2022年11月4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管管理等作出具体规定,个人养老金正式起航!
个人养老金制度属于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有助于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市场化、商业化养老产品发展,满足多元化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加快推动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发展壮大。
长坡与厚雪
从个人养老规划角度来看,个人养老金是个人退休后收入的重要补充。2022 年 11 月 4 日,五部门出台《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国内个人养老金正式落地,明确个人养老金参加公募基金的制度安排。2022年11月11日,养老基金成立个人养老金专属的 Y 类份额,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单独设立,单独计算基金份额净值。
作为我国最早参与养老三大支柱建设的公募基金公司之一,嘉实基金也已经完成个人养老基金业务准备工作。嘉实基金发布公告,旗下7只养老目标基金自今日起开放Y类基金份额的申购及定投业务。嘉实基金7只养老目标基金,分别是:
针对不同退休日期的养老目标日期基金
嘉实养老2030混合(FOF)
嘉实养老2040混合(FOF)
嘉实养老2050混合(FOF)
稳健型的养老目标风险基金
嘉实民安添岁稳健养老混合(FOF)
嘉实安康稳健养老混合(FOF)
嘉实福康稳健养老混合(FOF)
嘉实悦康稳健养老混合(FOF)
除了产品准备方面,嘉实基金已顺利通过中国结算个人养老金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对接测试,并已在直销平台“理财嘉”APP首页位置上线新版“养老专区”。与此同时,不仅按照《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不收取销售服务费,还对托管费和管理费实行了五折优惠。
2022年可以称为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元年,养老服务业或将成为最具有潜力的“朝阳产业”。当代年轻人想要在老年维持相应的生活品质,就需要提前规划。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提前布局攒下“养老钱”,这或许可以缓解“养老焦虑”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