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融数据是判断经济趋势的重要先行指标,社融数据的改善也往往伴随着行情的见底回升。本期视频就为大家介绍下什么是社融。
社会融资规模是在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这是一个增量概念,而把历史上各期的增量数据累加,也可以得到当前的社会融资总余额,这是一个存量概念。
在以前,国内实体企业要获得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但是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实体企业能够获得资金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因此,社融规模的概念就被提出来了,用来反映企业真实的融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每月都会公布社融的增量和存量数据。
随着金融工具的多样化,社融的构成成分也在不断变化。目前,从结构上看,社融规模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政府债券共八项。前面五项属于间接融资,后面三项为直接融资,其中,在2019年12月,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社会融资规模统计,将政府债券的统计成分扩大到国债、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因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发债募集的资金也多数会投放到实体经济中,所以这些政府债券也被算在了社融规模范围内。
具体来看,大家对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都比较熟悉,这些是银行的表内业务,而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都是表外业务,银行只做借贷平台,不把资产算在负债表里。这三项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委托贷款是借款人没有借贷资质,委托银行实现贷款,信托贷款是借款人通过信托公司将资金出借出去,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是借款人通过银行票据实现贷款,借款人可以将票据打折出售给银行,在借款人持有而没有出售给银行的时候,这些票据就叫做未贴现银行承兑票据。
后面三项,企业债券融资、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政府债券大家也比较熟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也是国家正在大力支持的直接融资方式。
不过,从数据上看,人民币贷款依然是社融规模的大头。根据央行今年5月的数据,社融增量2.79万亿,人民币贷款1.82万亿,占比65%,社融存量329万亿,人民币贷款余额202万亿,占比61.4%。
还有一块占比较大的是政府债券,5月增量为1.06万亿,存量占比17%,其实反映的是目前的稳经济措施主要还是拉动基建。
5月的企业债券融资是负增长,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增长幅度同比有所减少,存量上,两者占社融存量的比例分别为9.5%和3%。两者的占比依然不大。
由于人民币贷款占比较大,可以将它进一步拆分成居民、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三部分,其中,居民、企业部分又可以拆分成短期和中长期。5月的数据显示新增主要来源于企业短期贷款,居民贷款同比少增3344亿元,反映了房地产对居民贷款的拖累。
在投资中,社融数据有什么用呢?社融数据作为领先指标,可以用来预判市场底部。当市场处于底部时,社融数据的改善能够反映经济复苏的预期,从而带动市场的反弹。密切跟踪社融数据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行情未来的走势。如果社融持续好转,反转行情则有望持续,而如果社融变差,反转行情可能就此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