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烟很失败”还鲜明地体现在,与绝对强势的烟草行业相比,控烟势力严重弱势和力不从心。中国2005年加入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规定了三大控烟实施准则:“将警示图片印制在烟盒上”,“全面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与赞助”,“禁止烟草行业干预政府政策”,但这三大规定在中国几乎都没有得到严格施行。各种改头换面的烟草广告、促销、赞助依然随处可见,至于“禁止烟草行业干预政府政策”,在政企高度合一的现行烟草专卖体制下,更是几近不可能。
根据国家烟草局发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中国烟草行业生产卷烟2473万7000箱,同比增长3.7%;销售卷烟2519万5000箱,同比增长3.5%;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3252亿6800万元人民币(约692亿新元),同比增长17.32%。不断增长的烟草产量销量表明,要么是更多的人开始抽烟,要么是既有的烟民抽了更多的烟,烟草消费根本没有被控制住。
杨功焕说,对于中国目前的控烟成效,如果总分是100分,只能打20到30分。
她指出,烟草业正在千方百计地阻碍老百姓知晓吸烟的这些具体危害。其实最有效的告知手段就是在烟盒上印制“警示标志”:用大而清晰的图片和文字标明吸烟的具体危害,比如二手烟会导致胎儿畸形、吸烟会导致阳痿等等。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卷烟的烟盒上依然只是一行模糊的小字:吸烟有害健康。调查显示,有超过70%的人表示,不会因为看到这行小字而去戒烟。
杨功焕认为,目前由工信部牵头负责履行世卫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远远不够,应该尽快提升到国务院层面。对于烟草这种健康危害型产业,应该在长远规划中给予限制,在相关立法和执法方面严格到位,才可能真正实现全面控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