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cid公布了最新一期的季报,最近一个季度汽车交付679辆。转眼之前,Lucid通过SPAC合并上市已经过去了7个季度了,交付量和Tesla前7个季度相比怎么样呢?下表是两家公司汽车的交付量比较,Tesla在上市前就已经交付了1200辆,Lucid上市了1年半才达到这个水平。
从IPO进程来看,Tesla上市时间早了整整10年,当年的融资金额只有$2.6亿,远远低于10年后上市Lucid的融资金额$20亿。Tesla上市后的前7个季度,还是在电动车领域开疆扩土,需要不停摸索,交付第一代产品Roadster,还没有真正进入它的主流产品Model S,但是交付量已经超过了2,000。现在电动车的开发以及产业链,早已经成熟,难度骤降,但Lucid的交付量却非常差。抛开Tesla这个强大的对手,Lucid连同期上市的小鹏汽车也比不上。小鹏汽车比Lucid晚一个月上市,融资金额$17亿,今年2季度交付量是34,422辆,是Lucid交付量的50倍。
Tesla很强大,但这样的汽车厂商美国只有一家。就像苹果也很强大,但美国的手机厂商也只有一家。美国的制造业现在有很大问题,虽然头部公司现在还能领先全球,但是优势岌岌可危。
Lucid的例子是特例吗?还真不是。Nikola 2季度交付48辆,融资$130亿的Rivian 2季度交付4467辆。有钱有方向,但就是生产不了。所以我对美国最新的几个议案都不感冒,$1万亿基建计划已经通过了9个月,没听说没看到发生了什么,只是听说纽约州从这个计划里面拿到了资金,保证脏乱差又危险的纽约地铁不涨价;美国的芯片计划通过了,最好的情况,就是能够吸引一些韩国台湾的芯片厂来建厂;最近呼声很高的新能源计划,就算通过了,不大可能唤醒美国本土的太阳能板制造业,最好的情况是吸引中国的太阳能制造业公司去美国建厂。
资本主义的思想是靠钱解决一切,Lucid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条路在美国行不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