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板块
欧洲为石墨烯的研发重点地区,而由于石墨烯本身属于全,各国都在争抢石墨烯的研发龙头地位。从国内已知的上市公司投资额看,石墨烯产业链铺设必然是上亿元。当前产业化瓶颈在于制备方法,即成本问题。但广阔的下游应用及几乎无瓶颈的上游原材料,该产业必将爆发出高成长。(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建议。)
第六元素三板上市或推动市场对石墨烯板块的关注度
第六元素即将新三板上市,此次上市或将推动市场对石墨烯板块投资的关注度,龙头个股首选烯碳新材(000511)。此外,整顿进行中,价格处于底部,期待进一步催化因素。
第六元素简介:主营石墨烯生产。全名为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石墨烯粉体的工艺已经成熟,且拥有一系列相关技术储备,加之有能力完成更大规模生产线的设计运行。此外,经过长期验证,公司采用氧化还原法制备的石墨烯粉体产品适于较宽范围内的多种下游产品应用。
公司目前尚未量产化,处于亏损状态。公司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1-4月,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是-686.75万元、-857.88万元和-432.34万元,连年亏损且亏损额增加。
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截至目前,瞿研、朱彦武和赵亮分别持有控股股东无锡第六元素 30.50%、27.00%和 12.50%的股权,合计持有 70.00%的股权。上述三名自然人于 2014 年 3 月 3 日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产能扩张明显。主营产品按照销售数量具体划分为两种:公斤级销售和克级销售,其中公斤级销售主要面向的客户是下游应用企业,包括涂料、复合材料、储能器件等生产企业;克级销售主要面向的客户是科研院校,主要从事石墨烯粉体材料研发。
借助于技术、资金及人员等重要资源,公司已完成了石墨烯粉体宏量制备生产线的升级改造,从最初的中试生产线到年产10 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再到正在申请的年产100吨石墨烯、 300 吨氧化石墨生产线,公司石墨烯粉体宏量制备技术趋于成熟,规模化生产即将突破。
2013年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研制出 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2013年2月,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石墨烯电容式触屏;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吨石墨烯粉体生产线投产;2013年5月,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合力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在常州投产 3 万平方米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研究出于机电容式触摸屏;盐城纳新天地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在盐城建设石墨烯产业集群,率先研究成功单层石墨烯改性材料,并与南车集团合作用于高铁;深圳贝特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和青岛产业基地、中科院纳米中心、中科院微系统所、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都在石墨烯研发与产业化上做了大量的攻关,力求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石墨烯热度不减。从科技部获悉,近期,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宣布英国将投资6000万在曼彻斯特大学成立石墨烯工程创新中心(GEIC),打造新的尖端石墨烯研究设施,以开发和维持英国在石墨烯及有关2-D材料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
点评:欧洲为石墨烯的研发重点地区,而由于石墨烯本身属于全新材料,各国都在争抢石墨烯的研发龙头地位。从国内已知的上市公司投资额看,石墨烯产业链铺设必然是上亿元。当前产业化瓶颈在于制备方法,即成本问题。但广阔的下游应用及几乎无瓶颈的上游原材料,该产业必将爆发出高成长个股。
关注标的。对A股而言仍是新兴产业,目前真正涉及该产业链个股有 12只。从投资额看,大多投资在1亿元以上,属于高投资产业。按照投资额及行业相关性,建议关注标的为烯碳新材、方大炭素、康得新、金路集团和力合股份等。(东阳日报)
烯碳新材:打造碳产业链龙头地位
烯碳新材 000511
研究机构:海通证券 分析师:刘博,钟奇,施毅 撰写日期:2014-08-12
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地产业务逐渐淡化,未来利润增长点在于碳产业链的扩张。根据此前三个收购项目的规划利润,同时假设此次增发顺利进行(2015年股本增至13.3亿股),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11、0.15和0.18元。估值方面,公司涉及先进碳新材料,作为一个年轻的材料,拥有非常广阔新市场预期,因此资本溢价较高;从同行业上市公司估值来看,截止2014年8月11日,方大炭素PETTM为75,*ST吉炭PETTM为-6.2,烯碳新材PETTM为173,可见新材料行业由于产业化周期长但发展空间广阔,相关上市公司市盈率均较高;而作为烯碳板块唯一的龙头,给予公司目标价12.00元目标价,2014-16年对应动态PE分别为112、81和67倍,增持评级。
方大炭素:利润率恢复较好 业绩快速回升
方大炭素 600516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潘喜峰 撰写日期:2014-08-29
2014年上半年,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7.88亿元,同比减少5.6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23.10%;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长23.74%;实现每股收益0.15元。公司业绩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期。
分产品看,报告期内各类碳素制品总产量为8.90万吨,实现营收11.92亿元,同比增长2.35%,毛为24.36%,增加了2.16个百分点;铁精粉产量为50.9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同比减少17.81%,毛利率为62.45%,回升了7.10个百分点。碳素制品和铁精粉毛利率的提升是公司业绩稳步回升的主要因素。
公司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项目前期工程已启动,因2008年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结余尚未使用完毕,2013年增发募集资金仍未投入使用。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项目因市场原因,迟缓投入。
由于油系针状焦项目对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小,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情况主要还要看3万吨特种石墨项目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