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此前市场人士对多哈会议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而稍早流出的冻产协议草案也让人相信与会各方达成协议只是时间问题。但在经过长达7小时的闭门会议之后,OPEC与非OPEC产油国昨天意外未能在多哈达成冻产协议,与会官员表示需要“更多时间”来做出冻产决定。并未参加会谈的伊朗成为成为左右会议结果的关键,一方面,伊朗一再表明自己不会参加冻产协议,且将继续向市场供应原油;另一方面,各国就伊朗是否应参与冻产存在严重分歧。受此消息影响,原油期货今天亚洲盘初暴跌逾6%。
冻产协议意外“流产”,这种局面与去年12月份的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十分相像,当时会议也是无果而终,随后油价出现暴跌。多哈会议上,与会产油国就“冻产是否应扩展到包括伊朗在内的其他产油国”的讨论上进展艰难。OPEC与非OPEC石油部长称,需要在年中就产出进行更多探讨工作。产油国各国将在6月就冻产进行更多协商。
卡塔尔能源和工业部长Mohammed bin Saleh Al-Sada在会议向记者表示,参加会议的18个国家相信,“原油市场基本面总体而言正在改善。”然而,他避开了有关是否会在OPEC于 6月的下次会议前召开特别峰会以及是否伊朗是导致谈判破裂的原因等棘手问题。目前担任OPEC轮值主席的Al-Sada说道:“我们当然尊重他们的立场,我们依然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这是伊朗的主权决定。”
在此次会议之前,2月份在多哈召开的一次会议曾给原油市场带来惊喜,当时卡塔尔、俄罗斯、沙特和委内瑞拉承诺不会将原油产量增至高于1月份的水平,条件是其他主要产油国也采取这一行动。上述四国希望限制原油产出能够有助于油价自2014年夏季以来的剧烈跌势中反弹。油价在1月曾短暂跌破30美元/桶,触及12年低点,但近期油价已经攀升至40美元/桶上方,部分归因于市场对多哈会议达成协议持乐观态度。
昨天市场上稍早曾流传的一份多哈协议草案显示,产油国昨天同意把原油产出冻结在1月份的水平上,冻结将持续到10月1日。草案显示,产油国10月份将在俄罗斯再次开会,以检视其在寻求“原油市场渐进式复苏”方面所取得的进展。